嬴氏

历史来源

嬴姓来历

  嬴姓 远古时代,有姓有氏,姓氏一分为二。姓是大的氏族部落集团的徽示,氏是一个姓所分出的小氏族支系的标志。姓氏合二为一,是秦汉时才开始的。《汉书地理志注》和《说文解字》记少皞氏为嬴姓。嬴即燕的异字,且又同音,故嬴即燕。少皞氏初以燕(玄鸟)为图腾,故成为嬴姓的始祖。少昊是中国野蛮时代中期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神话人物。他的名字,在中国典籍中五花八门,除"少昊"外,又写作"少皓"、"少皞"、"少皋",此外又称"朱宣"、"白帝"、"西皇"、"金天氏"、"穷桑氏"。《左传》、《帝王世纪》都说少昊名叫挚。但《帝王世纪》又说:"少昊帝名挚,字青阳,姬姓也。"
  少昊之母,《帝王世纪》说是"女节",《拾遗记》又称为"皇娥"。《春秋元命苞》-上记载:黄帝之时,有大星如虹,下流华渚(有的书又作"稚华之渚",即今河北盐山东南),女节梦中幻觉到这颗巨大流星落在身上,意感而生下了少昊。而《拾遗记》上却更有一段富于神奇色彩的记载:皇娥处璇宫而夜织,或乘桴木而昼游,当她来到穷桑的沧茫之浦时,遇到一位容貌俊美绝俗的神童,自称为白帝之子,即太白星之精。这位太白星化身的美少年,下凡来到沧茫水边,与皇娥相遇,竟一见钟情,从此与她嬉戏宴游,乐而忘归。经过一段浪漫时间,皇娥便怀有身孕,后来生了一位圣子,取名叫挚,为了纪念皇娥与帝子穷桑相爱,便又给他取名穷桑氏,亦叫桑丘氏,这就是赢姓的原始远祖少昊。
  少昊长大后,成为氏族首领。他的氏族先居住在穷桑(今山东曲阜一带)。后来氏族壮大,少昊当上东夷部落联盟首领,便迁都曲阜。当少昊即位之日,有五只凤从五方(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中)飞集于帝庭。少昊氏认为这是吉祥瑞兆,因此以凤鸟为族神,崇拜凤鸟图腾,以鸟来给各个氏族命名,称自己氏族为"凤鸟氏"。《左传·昭公十七年》记载,少昊即位后,"利器用,正度量",即发展生产,订立制度标准。少昊最大的功绩是测量天象,制定历法。他的部落设置有专门负责观测天象节气变化的官,有历正、司分、司至、司启、司门五种之多。少昊氏是中国古代最早确定星宿的部族,曾“法度量,调气律,行二十有八宿”(《路史·后记》),又把北辰列为最尊贵的星位。后世以星宿定部族区域,以星定人,都是源于此。少昊又是一个会创作乐曲的氏族,史称少昊“作乐曰《九渊》。”《帝王世纪》说,少昊一直当了一百年东夷部落联盟领袖后才去世。
  少昊去世后,戎夏黄帝集团的颛顼取代了少昊的部落联盟首领权。原少昊部落的许多鸟夷氏族纷纷向中原内地迁徙。有的加入到中原华夏颛顼集团,有的氏族沿着黄河继续西迁到黄土高原,少昊凤鸟氏族则迁到更远的陕西云阳一带。正因为如此,少昊虽为东夷,但《帝王世纪》和《遁甲开山图》等典籍都说帝少昊死葬云阳。《山海经·西次三经》说:"又西二百里曰长留之山,其神白帝少昊居之。"由于少昊氏族西迁,少昊逝后,被尊为西方天神,叫"西皇"。
  确切地说嬴姓始祖是伯益,司马迁《史记》“昔伯翳为舜主畜,畜多息,故有土,赐姓嬴。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,朕其分土为附庸。”伯益之父是禹以最贤之皋陶,打算将自己的帝位让给他,不巧他病逝。皋陶死后,"葬之于六,禹封其少子于六,以奉其祀。"皋陶的次子名仲甄,又叫仲偃,继承了燕鸟图腾,仍以偃为姓。皋陶的长子名伯益,伯益为秦赵之祖,继承了少皞氏的嬴。《帝王世纪》说:"伯翳为舜王畜多,故赐姓嬴氏。"伯翳即伯益,舜帝赐他为嬴姓,只是命他继承了少皞氏担任嬴姓部落的首领。并非嬴姓自伯益时才开始有。这样,从皋陶父子时始,嬴与偃两姓分开,而变成了凤凰家族的两大系统。偃姓奉皋陶为祖,他的后裔主要向南发展;嬴姓则奉伯益为祖,他的后裔主要留在山东,或南行淮水,或向西迁。
  伯益因对社会的发展立了大功,禹准备举伯益为戎夏--东夷部落联盟的领袖,让伯益当禹的继承人。《韩非子·外储说》右下云:禹之子"启与友党攻益而夺之天下。"于是,禅让制被世袭制所代替,中国的历史由此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制社会,中国第一个王朝--夏朝建立。
  司马迁在《秦本纪》中叙述了“邑之秦,使复续嬴氏祀,号曰秦嬴。”,“秦之先为赢姓。其后分封,以国为姓,有徐氏、郯氏、莒氏、终黎氏、运奄氏、菟裘氏、将梁氏、黄氏、江氏、修鱼氏、白冥氏、蜚廉氏、秦氏。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,为赵氏。”
  (8)嬴姓发展
  嬴姓为殷商贵胄,历代受用,多有分封。后周武王伐纣,商朝覆灭,嬴姓中衰,但以嬴为姓的徐国仍依靠着强大的国力,称雄于淮泗流域。周穆王继位,以同为嬴姓的造父为御,四方游历,不顾朝政,徐国趁机发动叛乱,后周穆王即时返回,得以平叛,徐国自此一蹶不振,终在春秋时期为吴国所灭,其公族子弟多称徐氏。周穆王以造父有功,封之于赵城,为赵氏。后造父侄孙赵非子因养马有功,封于犬丘,建立秦国。造父直系之后赵奄父救周宣王于千亩之战,奄父之子赵叔带为周王卿士,忠谏周幽王,幽王昏聩,不纳。叔带离开成周,来到晋国,侍奉晋文侯。后周室日弱,诸侯日强,犬戎攻镐京,西周覆灭,周平王得西秦勤王之力,乃始封秦之赵开为诸侯,是为秦襄公。秦国几代人的努力,崤山之西皆归秦所有。晋文公称霸中原,赵衰出力颇多,赵氏成为晋国世卿。赵盾执掌晋国朝政,大权独揽,与此同时的秦国在秦穆公的领导下称霸西戎,成为了继晋国、楚国、齐国的第四强国,为秦国奠定了作为大国的根基。春秋后期,晋国君权遭到赵氏等六卿的侵蚀,礼崩乐坏。赵简子赵鞅与其子赵襄子赵无恤两代人,先后淘汰中行氏、范氏与智氏,与韩氏、魏氏三足并立。前403年,周威烈王封赵籍、韩虔、魏斯为诸侯,三家分晋,战国开幕,七雄逐鹿。战国初期,三晋势力强盛,急剧扩张。魏国屡屡攻打秦国,秦军几无招架之力,遭到了立国以来的最大危机。秦孝公赵渠梁英明的任用商鞅实施变法,一举革除了秦国弊政,秦国迅速强盛,国力膨胀。至秦惠文王赵驷时,秦国成为七雄之首,山东六国不得不合纵抗秦。赵国居于四战之地,比邻秦国,国势不振,赵武灵王赵雍奋发图强,教国人以胡服骑射,赵国实力大大增强,渐与秦国成争霸天下之势,时嬴姓之盛,直接左右着天下的归属。秦赵经过几十年的拉锯战,于公元前260年爆发长平之战,秦军险胜赵军,赵国大衰,退出了争霸行列。秦国统一天下终成定局。
  前230年—前221年,秦始皇赵政一一剪灭六国,建立起强大的秦帝国。
  嬴姓是很古老的姓。姓在周代分封制的催化下,分出氏。赵氏就成为嬴姓在东周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氏,嬴姓赵氏在战国时代竟然成为了七雄之二——秦国与赵国,可谓殊途同归。到春秋战国之际,随着宗法制度的逐步崩坏,宗法式家族连同旧的姓氏制度一同走向灭亡。“嬴姓”、“姬姓”、“妫姓”、“芈姓”等先秦时代的姓被贵族们彻底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,赵氏取而代之成为了秦、赵王室共同且唯一的姓氏。
  史载:“嬴姓多显”。嬴姓是先秦时代极贵的姓,分封较多。分封便要胙土,胙土便可能命氏。氏在秦汉交际之时,就完全便成为了今人所说的姓。而未得少数分封的部族便直接以嬴姓为姓氏。

家族名人

触 屏 版